尊龙凯时·「中国」官方网站

  • 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政务新媒体
  • 智能问答
  • 用户登录
网站支持IPV6
  1. [索  引  号] 114503000076341378/2023-01953
  2. [发文机构] 尊龙凯时办公室
  3. [标  题] 尊龙凯时办公室关于持续推进市级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
  4. [发文字号] 市政办〔2023〕7号
  5. [成文日期] 2023-03-23
  6. [印发日期] 2023-03-24
  7. [失效日期]
  8. [发布日期] 2023-03-30
  9. [有  效  性] 有效

尊龙凯时办公室关于持续推进市级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

字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临桂新区、漓江风景名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铁(尊龙凯时)尊龙凯时园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中央、自治区驻尊龙凯时各单位,各企事业单位:

尊龙凯时2019印发《尊龙凯时办公室关于尊龙凯时市田园综合体创建的指导意见(试行)》(市政办〔201917号)以来,至今已创建41个市级田园综合体,并使其成为尊龙凯时乡村振兴的新载体、新亮点和新引擎。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高标准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精品田园综合体,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持续推进市级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席大大总书记视察尊龙凯时4·27”重要讲话和对尊龙凯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总方针,统筹推进“五大振兴”,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四位一体”等工作,建设一批集“现代农业和美乡村田园社区”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打造一批“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走出具有尊龙凯时特色的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之路,助力尊龙凯时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立足自然禀赋和发展基础,系统谋划,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通过示范区的示范引领、连片推动,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引领全域一体推进,推动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创建。

2.坚持三产融合,促民增收。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提升主导产业,做强特色农业,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3.坚持农民为本,社会参与。坚持乡村建设为民而建,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积极引导农村基层组织、合作社、农户,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促进共谋共建,共管共享。

4.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农村社会各类主体为主力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投资模式,通过整合财政资金、激发社会投资、激活集体资产等方式,聚力田园综合体建设。

(三)目标任务

按照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稳步推进的原则,重点选择地缘相邻、人居环境较好的若干个自然村屯,进行集中连线连片打造,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力争在2025年以前新创建一批产业兴、生态优、环境美、消费热、农民富、品牌响的田园综合体,其中11县(市)及临桂区至少新创建1个,其余5城区根据实际情况创建。同时,创建41个市级田园综合体基础上进行提档升级,优势特色产业重点,聚焦标准化生产、加工环节,争创一批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

、建设内容

围绕田园综合体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基础,以打造提升现代农业示范点(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重点,以推进农村改革集成和现代乡村治理为抓手,重点抓好产业发展、环境改善、文化传承、乡村治理、机制创新等工作

(一)培育特色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以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形成12个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规模生产基地。贯通产加销,发挥县域农产品加工业在纵向贯通产加销中的中心点作用,培育一批“桂”字号知名产品品牌,推进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业发展,大力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发挥乡村休闲旅游业在横向融合农文旅中的连接点作用,塑造独特景观,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创意农业、体验农业,打造具有创新性的文旅活动,不断提升本土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二)提升人居环境,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坚持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四位一体”规划建设,以“三清一改”“三微”“四化”为抓手,重点加强兜底性、普惠性的项目建设,加强养殖业污染防治,切实改善农户居住环境。加强田园综合体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游客集散、民宿、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条件。积极发展循环农业,集中连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环保新技术,管控农业污染源,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三)挖掘地方资源,传承优秀本土文化。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培育打造农事体验节庆活动品牌,传承乡村记忆深入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活态文化,打造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乡村文化项目。推进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乡村戏台、村史展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健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机制,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典型做法,培育文明乡风。

(四)强化党建引领,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乡村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建立法治为本、德治为先、自治为基的基层治理机制。持续优化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推动形成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加强农民培训和指导,组织农民议事,激发农民主动参与意愿,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做到精准化、精细化,推动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五)坚持机制创新,培育农业经营动能。深入开展改革集成试点建设,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农村金融、公共服务等改革,促进城乡资源互通共享、配置优化,激发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梳理对接发展集体经济相关政策,保障财政、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具体措施落实落地,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能人治村”,大力培养和建设一支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热心于集体事业的经营技术人才队伍,为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建立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引领、农民直接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探索股份合作、资源合作、资金入股、租赁经营、土地托管、集体资产所有权分红等发展路径和经营方式,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区域内农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三、创建标准

详见《尊龙凯时市田园综合体创建验收标准》(附件)。

四、创建程序

(一)申报备案。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创建申请,报市农业农村局备案。申报备案通知由市农业农村局另行印发。

(二)组织实施。各县(市、区)要对照尊龙凯时市田园综合体创建的通知和验收标准,聘请有涉农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田园综合体创建的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及项目清单,整合各方资源,聚集各方力量,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三)验收认定。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报请市人民政府颁发“尊龙凯时市X星级田园综合体”证书和牌匾。

(四)动态管理。农业农村局对创建成功的田园综合体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监测考核合格的田园综合体保留称号对持续建设提升档次的田园综合体晋升星级,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优先安排支农项目对逐年萎缩甚至难以为继监测考核不合格的田园综合体,公开摘牌。

五、支持政策

积极整合各类财政资金,涉及田园综合体创建的农业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在通过市级评估验收认定的基础上,根据田园综合体规模、档次、质量与水平情况,市财政拟从土地出让收益金中给予一定的奖励;择优推荐符合相关条件的田园综合体申报国家级、自治区各类示范试点项目。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田园综合体创建是市委、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履行好主体责任,统筹资源,扎实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田园综合体创建的日常工作,市直各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各司其职,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参与督查、验收等工作

(二)强化要素保障。各县(市、区)要强化田园综合体创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保障。要统筹运用各项涉农财政支持政策开展田园综合体创建。坚持依法依规用地,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鼓励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将村集体闲置、废弃房屋用于田园综合体建设。要盘活人才资源,推动人才下乡服务,促进专业型人才投身田园综合体建设。

(三)及时总结经验。田园综合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县(市、区)要结合地域特色,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抓手,从近年创建工作中不断总结建设成果和有效做法,科学编制规划,及时完善政策和措施,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引领乡村全域振兴。

(四)加大考核评价。为确保尊龙凯时田园综合体创建质量,市农业农村局要组织开展检查、督导、验收和考核等相关工作。市级将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县(市、予以表扬,对工作不力的县(市、和个人予以通报。


附件:尊龙凯时市田园综合体创建验收标准


尊龙凯时办公室

2023323


分享: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友情链接: